陕西红典红色文化培训中心是面向全国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培训的专业机构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文版

教学课程

当前位置: 首页 >>红色培训 >>教学课程

【红色历史】延安红色培训课程--陕北历史文化漫谈
发表时间:2019-11-16 20:05:56   |  浏览数:

陕北,泛指陕西当代行政区划中的榆林、延安两市与铜川市宜君县共计26县区辖属的区域。作为人为地理单元,应该是北括黄河大套,南至渭北北山,西至六盘山脉,东滨黄河秦晋大峡谷的黄土高原腹部广大地区。研究陕北古代历史文化,立足于大陕北应该更全面、更准确。

14.png

  一、陕北的地理地貌及历代政治环境

  1.陕北地区东西北三面与黄河毗邻,黄河大套槽谷长2000余公里,汹涌澎湃的黄河水,隔离着两岸人们的往来,是天然的御守屏障。北部横山和白于山山脉横截河套南缘,北邻沙漠地区,南部崇山峻岭,沟壑纵横,是理想的军事活动区域。

  2.陕北北部长期活动着游牧民族,南部关中平原是华夏民族的政权中心,西周起先后有六个大一统帝国和十一个帝王在长安建都,累计时间长达1200余年。陕北是游牧民族南下争掠华夏地区的主要区域。

  3.陕北及南部是农业地区,良好的生存条件和充裕的粮食等农业产品,吸引着北方民族不断地从干旱贫瘠的大漠南北向南迁徙。辽阔的鄂尔多斯草原,水草肥美,南部又是沙漠地区,构成游牧民族南渡黄河后立足的根据地带。

  4.古代陕北黄土高原土壤肥厚,人口稀少。官府军旅一边驻防守边,一边囤田牧畜,粮草自给,减轻了中央政府后勤供给的沉重负担,是朝廷选择驻兵防御的理想地区。

  陕北地区独特的地理地貌及历代政治环境,决定了自身在中国历史向前发展的进程中,扮演了华夏政权与北方游牧民族争战期间御守国家安全的第一门户角色。 

  二.陕北古代史实的亮点

  任何一个地区,只要有人类的活动,就会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但是,该地区历史文化在国家、民族大环境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一,他的历史地位和知名度也就不同。陕北地区历史文化耀眼之处,显现在五个方面。

  1.陕北高原上古时期,是黄帝部落早期开创华夏古老文明的辉煌史。黄帝生于寿丘,兴于姬水。随着势力的发展壮大,黄帝部落从今陕甘交界地区逐渐向东北方向蔓延,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生活了数百年,逐渐沿今府谷一带和宜川、韩城县境东渡黄河,走向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黄帝部落早期发展中,“习用干戈,以征不享”,“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在陕北大地上开创了黄河流域古人类的文明曙光。黄帝子孙受封 70余部落国,传承1500余年,推动了华夏大地古老文明的发展。

  2.陕北古代历史,是一部捍卫华夏中央政权安危的边防军事活动史。秦国赢政皇帝首选陕北为北方第一门户,令内史蒙恬率军10万,把匈奴族从河南地驱逐至阴山以北,并开通直道、修筑长城、设置郡县、移民实边,把陕北地区推上了卫护华夏朝廷安危的首要战略地位。西汉、唐宋、大明帝国,历朝历代,数次在陕北及毗邻地区大规模地修筑长城、寨堡、道路、烽火台等设施,大规模地调集军队驻守,其中宋代驻军近10万,明代囤军军户占延绥总户数的十分之四。陕北战争事件频发,有史以来发生战争事件占陕西全省总数的46%,其中北宋200年间占到90%,明代270余年占到70%。

  3.陕北的社会经济事业,是一部军事活动拉动下的兴衰史。秦汉两代,大规模地从全国迁徙人口至北地、九原、上郡,垦荒兴农,沉睡的陕北大地掀起了发展农牧的热潮,出现了“田畴四布,牛马衔尾,群羊塞道”的富饶景象。其后500余年,又成为寂寞荒凉的游牧地区。宋夏时期,鄜延和河东两路名将云集,驻军数万,十数万军民男丁南来北往,运粮送草。城乡“市”、“会”林立,贸易兴盛,“略无猜情,门市不饥,商贩如织”。陕西路以鄜延为主的酒税总额,竟然位居全国诸路收入的第二位。明代陕北成为抗御北元进犯的主要地带,延绥镇“开府集兵,招商贾,设学校,闾井辐辏”,官仓“累积甚丰”,“红腐不可食”,开创了陕北社会经济繁荣的黄金时代。满清帝国一统300年,陕北又一次沦落为偏僻荒凉的贫瘠之地。

  4.陕北古代文化历史,是华夏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相互杂居,相互交流,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交融史。魏、晋、南北朝近500年,陕北汉族居住地区,先后有匈奴、氐、羌、羯、鲜卑等“五胡”占居。盛唐300年,朝廷多次在陕北设置羁縻府州,安置归附的突厥、鲜卑、吐谷浑、西羌、党项民族。五代至宋夏300年,陕北又是党项拓跋(李)氏和麟府折氏统辖的地方。和其他地区相比,陕北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居民相间而居的时间最长,其文化习俗融入汉文化的程度最高。

  5.陕北古代历史,是一部平民百姓长期饱受艰难困苦、奋勇争抗的奋斗史。陕北地处边陲,交通不便。历朝历代御边大军或“宽乡”居民,官府调集而来、挥之而去。永无休止的乱砍滥伐和连续不断的战乱毁坏,土地日趋干旱贫瘠,家园长期破败不堪,城乡屡屡民不聊生。伴随战乱和贫困,逼迫劳苦百姓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随之伴生了拼力争抗的奋斗精神。农民祖祖辈辈精心耕耘,拼命劳作,世世代代遭受官绅的盘剥,生活饥寒交迫。明朝末年,举步维艰的陕北乡民高举革命大旗,东杀西战,推翻了明王朝的腐朽政权。清朝时期,陕北乡间贫苦农民发扬拼命争斗的传统,多次曝发了抗官稅、抗劳役、抗暴政等